。 。 錯誤
ê
開始 。 有一張荷蘭時代的台灣地圖 (圖1) ,自一鯤鯓至七鯤鯓沙洲與對岸之間是一片海域,荷蘭人稱為 ’twalvis been,即林謙光《台灣紀略》稱為「海翁窟」、後人稱為「台江」或「大江」的海域。 荷蘭語
walvis 是「鯨魚」、[’t
]
是語頭詞、been
是「骨頭」的意思,合起來是「鯨魚的骨頭」,與林謙光的「海翁窟」為對譯關係,但有「骨」與「窟」的差異。沒有理由相信「台江」本來叫“’twalvis
been”,林謙光把它錯譯成「海翁窟」;應是荷人錯把「海翁窟」譯成“’twalvis
been” 的可能性較大,因為「窟」與「骨」的閩南語發音只有吹氣與不吹氣之差,翻譯時可能產生誤解是可以理解的事。就是說「海翁窟」才是「台江」最初的名稱。
「海翁窟」就是「鯨魚棲息的海窟」,一定是當時隨船進出
Tayoan
的福建水手,看到台江棲息著很多「鯨魚」,所取名而來的。問題是台灣西部海域
(台灣海峽)
是有很多鯨豚,卻從未發現有鯨魚出沒,況且鯨魚性好四處游遊,不可能群集棲息於台江,當初取名的原因由來,令人存疑。 「海翁」這兩個漢字是現代台語文事工者寫出來的,一般寫成「海尪」,現代台語或閩南語除了指是「鯨魚」之外,「尪」尚有「丈夫」(如:尪婿)
及「神」(如:尪公)
的意義,來自馬來Minangkabau
語
“ang”
或
“angku”
的漢字翻譯。如果「海尪」的意思是「海之神」,指的應該是「儒艮」,而不是「鯨魚」。 儒艮就是
Dugong u,與
Manatee
(海牛)
同屬於海牛目,為水中大形哺乳動物,分屬儒艮科,群棲於紅海,及非洲東部到菲律賓、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等,約在南、北緯30
度之間近海的地區。往時台灣島人視儒艮為「海的守護神」。
安平 (Tayowan) 古時又稱一鯤鯓,一鯤鯓至現在的喜樹之間毗連浮覆的沙洲稱為二鯤鯓、三、四、五、六至七鯤鯓;稍北還有「南鯤鯓」(可能還有北鯤鯓)
和「青鯤鯓」等地名。 「鯤」一向被誤為「鯨魚」,其實「鯤」就是「艮」,就是儒艮
(dugong) 。古時自安平至喜樹一連七個沙洲,遠遠看起來像極了七條儒艮灰白色的身體浮在水面上,因而得名。可見古時台江一帶為儒艮棲息之處,進出台江的人耳濡目染,才會有這麼多以「鯤」為名的地方。 話歸正題,也許是語言變了,當時的人稱「儒艮」為「海尪」,現代台語卻變成「鯨魚」了?還是當時的人錯把「儒艮」當做「鯨魚」? 然後荷人又把「窟」錯譯成「骨」,可見 早於荷人入台之前,台灣島人早就通行著 Folo 語,證實了 1603 年陳第《東番記》所載:「漳、泉之惠民、充龍、烈嶼諸澳,往往譯其語」。
台灣常被稱為「鯤島」,鄭坤五著有《鯤島逸誌》,把台灣島比喻為一條巨大的儒艮。 台灣人常自稱為「蕃薯仔」,把台灣這個島嶼比喻為一塊「蕃薯」,其實若從空中鳥瞰更像是條漂浮在海中的「美人魚」,背對海峽,游向太平洋。對於大陸來說這是一個錯誤的開始,但對台灣來說那是個必然的事,台灣既是一個海島,游向太平洋才能海闊天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