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 ê 開始

有一張荷蘭時代的台灣地圖 (1) ,自一鯤鯓至七鯤鯓沙洲與對岸之間是一片海域,荷蘭人稱為 ’twalvis been,即林謙光《台灣紀略》稱為「海翁窟」、後人稱為「台江」或「大江」的海域。

蘭語 walvis 是「鯨魚」、[’t ] 是語頭詞、been 是「骨頭」的意思,合起來是「鯨魚的骨頭」,與林謙光的「海翁窟」為對譯關係,但有「骨」與「窟」的差異。沒有理由相信「台江」本來叫“’twalvis been”,林謙光把它錯譯成「海翁窟」;應是荷人錯把「海翁窟」譯成“’twalvis been 的可能性較大,因為「窟」與「骨」的閩南語發音只有吹氣與不吹氣之差,翻譯時可能產生誤解是可以理解的事。就是說「海翁窟」才是「台江」最初的名稱。  

「海翁窟」就是「鯨魚棲息的海窟」,一定是當時隨船進出 Tayoan 的福建水手,看到台江棲息著很多「鯨魚」,所取名而來的。問題是台灣西部海域 (台灣海峽) 是有很多鯨豚,卻從未發現有鯨魚出沒,況且鯨魚性好四處游遊,不可能群集棲息於台江,當初取名的原因由來,令人存疑。

「海翁」這兩個漢字是現代台語文事工者寫出來的,一般寫成「海尪」,現代台語或閩南語除了指是「鯨魚」之外,「尪」尚有「丈夫」(如:尪婿) 及「神」(如:尪公) 的意義,來自馬來Minangkabau ang angku 的漢字翻譯。如果「海尪」的意思是「海之神」,指的應該是「儒艮」,而不是「鯨魚」。  

儒艮就是 Dugong u,與 Manatee (海牛) 同屬於海牛目,為水中大形哺乳動物,分屬儒艮科,群棲於紅海,及非洲東部到菲律賓、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等,約在南、北緯30 度之間近海的地區。往時台灣島人視儒艮為「海的守護神」。  

安平 (Tayowan) 古時又稱一鯤鯓,一鯤鯓至現在的喜樹之間毗連浮覆的沙洲稱為二鯤鯓、三、四、五、六至七鯤鯓;稍北還有「南鯤鯓」(可能還有北鯤鯓) 和「青鯤鯓」等地名。

「鯤」一向被誤為「鯨魚」,其實「鯤」就是「艮」,就是儒艮 (dugong) 。古時自安平至喜樹一連七個沙洲,遠遠看起來像極了七條儒艮灰白色的身體浮在水面上,因而得名。可見古時台江一帶為儒艮棲息之處,進出台江的人耳濡目染,才會有這麼多以「鯤」為名的地方。

話歸正題,也許是語言變了,當時的人稱「儒艮」為「海尪」,現代台語卻變成「鯨魚」了?還是當時的人錯把「儒艮」當做「鯨魚」? 然後荷人又把「窟」錯譯成「骨」,可見 早於荷人入台之前,台灣島人早就通行著 Folo 語,證實了 1603 年陳第《東番記》所載:「漳、泉之惠民、充龍、烈嶼諸澳,往往譯其語

 

u儒艮全體暗灰白色,尾鰭裂如鯨魚的尾鰭,尾端尖細,吻部向下灣,有兩門牙,牡者萌成獠牙,棲息海中,休息時能直立於淺水處,頭部伸出水面,由於這個動作被稱為人魚或美人魚。

片岡巖《台灣風俗誌》(台灣人的怪談奇話) 記載:「康熙 48 年夏於鹿耳門捕一大魚,其狀似馬,脊上有鬃,身長三、四丈;康熙51年,安平有物大如牛,高如豕五六尺,鬚長、雙耳如竹批,牙齒堅利,皮如水牛毛,光澤似獺;乾隆九年冬十二月,淡水白沙墩 (淡水縣白沙墩堡) 落雷,巨魚22尾死於沙灘,其狀頭如豕,魚身蝦尾,身長丈餘,目在頷下,口闊四尺,腹幅二丈,尾長七尺,色黑,聲如牛

宮本延人《台灣の原住民》有一段記述說:(1928) 他與立石新吉一起在博物館工作,立石所屬學校(台大)的動物學教室接到一件珍奇的寄贈品儒艮,被稱為「美人魚」的一種海獸,長約 三米 ,形如魚的稀見珍獸。

儒艮是國家指定天然記念物,禁止捕獲,不知怎麼的,在台灣南部海岸附近受傷瀕死時被漁夫所網獲,報經當地公所轉贈大學動物學教室來的。所有的人、 包括 教授都是第一次看到儒艮,太大了,無法搬進教室裡,只好在戶外處理、準備剝製保存。接到立石的電話,帶著相機趕到現場,將剝製經過詳細收入鏡頭。自古傳說,吃了「美人魚」肉,將「不老不死」,剝下來的肉橫直都要燒毀掉的,有人提議煮來吃,最後還是作罷了。其後,再也沒有機會碰到「美人魚」這種珍獸。

2003 8 27 琉球那霸的名護海邊出現二條儒艮,引起日本媒體 SNG 追蹤報道。

儒艮的琉球語稱Nago,台語稱為 Namgong ( 南戇) Hay-namgong (海南戇),從前的人目為海的守護神,古時群棲於台灣西南部近海,可能在農耕開發過程中植皮破壞,泥沙沖毀了海菖蒲的生長環境,使儒艮逐漸走向滅絕或移棲他去。但至少於 1928 年還存在著,聽說二戰末期還有人在北港溪出海處附近看到。如今台灣人連儒艮是甚麼東西都不知道了。

台灣常被稱為「鯤島」,鄭坤五著有《鯤島逸誌》,把台灣島比喻為一條巨大的儒艮。

台灣人常自稱為「蕃薯仔」,把台灣這個島嶼比喻為一塊「蕃薯」,其實若從空中鳥瞰更像是條漂浮在海中的「美人魚」,背對海峽,游向太平洋。對於大陸來說這是一個錯誤的開始,但對台灣來說那是個必然的事,台灣既是一個海島,游向太平洋才能海闊天空!


( 2004/5/18 )自由時報「生活新聞」登有一則「繞了半個地球,美人魚運抵花蓮」的好消息。報載說,被國際列為瀕臨絕種,並擁有「美人魚」之稱的水中哺乳動物海牛,花蓮海洋公園獲象牙海岸政府同意贈送三頭,歷經七十多小時的空、陸運方式運送抵達花蓮。
根據花蓮海洋公園協理謝景鋒說,海牛即傳說中的「美人魚」云云,如報導沒錯,不知為甚麼花蓮海洋公園會錯把馮京當馬涼,錯把 Manatee 當成 Dugong

海牛通稱 Manatee,屬海牛目海牛科水中大形哺乳類動物,產於非洲西岸及南美,群棲於海邊淺水域、港灣或水流緩慢的河流中以水草為食。身長3~ 4m ,暗藍微帶灰色,頭小、吻方形,口四周滿生黃色剛毛,前肢為鰭,無後肢,尾作平扁鍬狀,性頗馴良,分為美洲海牛、亞馬遜海牛、和西非海牛三種類。

儒艮通稱 Dugong,與 Manatee 同屬於海牛目水中大形哺乳動物,分屬儒艮科,群棲於紅海,及非洲東部到菲律賓、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北部海岸,以海藻 (一種像菖蒲的海草) 為食。形與海牛近似,暗灰白色,尾裂如鯨,吻向下灣,前唇裂開不如海牛之深,臼齒略多,有兩門牙,牡者萌成獠牙,其類雖與 Manatee 不一,但動物學家常認為屬於海牛類,不同之處,在於:
(1)  
體色:
儒艮-灰白色,海牛-暗藍微帶灰色
(2)  
尾鰭:
儒艮-裂如鯨魚的尾鰭,尾端尖細。海牛-平扁鍬狀。

(3)   吻:儒艮-吻向下灣海牛-吻方形而直。
(4)  
門牙:
儒艮-有兩門牙,牡者萌成獠牙,海牛-如一般牛齒。
(5)  
棲息處:
儒艮棲息於海中,不適於淡水河流中。海牛海邊淺水域、港灣或水流緩慢的河流中。 -
(6)  
行動:
儒艮休息時能直立於淺水處,頭部伸出水面,由於這個動作被稱為人魚或美人魚。海牛-
一般

 事實上 Dugong  Manatee 的棲息影像,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 等電視節目播過好幾次了,不難加以辨別。


Dugong (儒艮)

Manatee (海牛)

 

 

 

 

 

 

 

a

RSS  FEED

 

元月 20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