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船 艨艟船

湖、東港或小琉球每年都有「燒王船」或稱為「送王船」的祭事。

「燒王船」是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重要的廟會活動之一。

於「燒王船」的由來意義,時下的說法,說是源於「送瘟出海」,如今雖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但仍存有濃厚的瘟神色彩,使得「王船祭」至今籠罩著神秘、嚴肅的氣氛。

相傳台灣早期因瘟疫猖獗,眾人即以作「王醮」來祭拜俗稱王爺 的瘟疫神,祭典中送王船的儀式,有瘟疫能隨船而去的象徵。一般流放王船為「遊地河」;燒王船的目的是為了將凡間瘟疫帶走,不要留下病痛給民間。其實都脫不離「移民史觀」,陷於「移民史觀」的論述模式。

 

關於「燒王船」,1931年出版的《台日大辭典》(上卷 P-565) 收有「送王船」說:「以紙作『王爺』以迎『王船』後,再燒之謂『送王船』」,但沒有「燒王船」。

稍早於1921年出版的片岡巖台灣風俗誌 ( 第十一集 第一章 第二節 第五款 王船即神船) 有極為詳細的描述:

一、王船即神船,船身漆以黑白青丹,兩舷畫十二干支,艪部畫以龍虎、鳳凰等,艪中央設「後殿」安置金、刑、雷、狄、韓、郭及天上聖母等小神像,及船中央設前殿,置雜穀與雛型小艇二及錨椗、櫓帆 、繩索、炊具等一應俱全。

二、台南廳安平街妙壽宮有一王船,係於咸豐年間安平街人鳩資建造,一度入水航行至打狗旗後街,再凱旋歸航後拖上陸奉祀於廟中者,為寬一間半,長四間半之戎克船。台灣南部近海地區的人多奉祀王船以祈求海上安全。

三、距台南廳安平街西北方數丁有四草庄,大正二年夏漂來一艘王船,庄民大喜,拖上陸地,將其奉祀於當地媽祖廟內。該王船比安平街妙壽宮所有王船較小。據說拾得王船的地方將因而諸事平安,福貴繁昌而偕大歡喜。

、台南廳灣裡庄王爺廟有二艘王船,大小與安平街妙壽宮所有者略同,係於嘉慶年間漂來者,其中一艘為神之座船,另一艘為神之貨物船。當這兩艘王船漂到當地之時,鄰村喜樹庄民亦剛好出海捕漁,雙方同時發現,引起誰先誰後之爭,後經人從中仲裁,神像歸喜樹庄王爺廟奉祀,二艘王船即歸灣裡庄安置於王爺廟云云。

根據台灣府誌王船係為送走瘟疫,拾之者將被疫癘所侵,然則如台灣南部,反而認為拾得者將得福貴範榮,帶來地方平安,因而爭相拾取,(顯見為政者見於對岸有送神船以禳瘟疫迷信,台灣亦有造王船祭事,致力於遏制迷信之心情)。

王船出巡:灣裡庄王爺廟之王船有自出巡之事,夜裡二艘王船在地上滑行,滑入水圳,再沿水圳流入二層行溪 (今二仁溪) ,沿溪上下遊巡,如泊於岸,岸邊庄人即以為大吉祥而大喜,供牲禮燒香燒金膜拜,晝夜演戲以祭王船。據說:王船能自行決定停泊之處,故沿岸庄人都渴望著王船前來停泊。 

我於60年代,曾經與友人蔡堃元先生對東港與澎湖的「拜王船」做過訪問調查。兩地漁民對「王船」的傳說相同,是這樣的:

「王船」就是「王爺船」。海上有无神,夜間常駕艨艟船於海上游盪,遇人船即靠近來,拿水桶舀海水灌人船,使人船沉沒海中。

因此,魚船的船艪上都掛有三、四個無底的水桶,碰到「艨艟船」出現時,趕緊將無底水桶遞給无神,據說:无神昏惷,拿起水桶只管一直舀水往人船裡,而不知水桶無底,舀不起水。趁无神專注於提桶舀水,船家偷偷的把船開走,脫離艨艟船的糾纏。

「艨艟船」就是「幽靈船」,只是個朦朧的影子,發現時已經來不及逃離,便趕緊燒香拜神,祈求神明保祐。此時若遠遠看到一點紅光,就是「王爺船」的神兵神將出現了,艨艟船便消失不見。

(從前沒有雷達或無線電通訊),船在海上黑夜航行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時,趕緊燒香拜神,祈求神明指引,若遠遠看到一點紅光,就是「王爺船」出現,只要跟著紅光航行,就能夠平安回到自己的家。

因此,討海人祭拜「王爺船」以求海上平安。

燒王船就是祭拜犒賞「王爺船」上那些保祐「討海人」的神兵神將的事,所以燒以王船與王船上的庫錢和米包糧草。

 

 

台灣風俗誌 》的記述,「王船」祭事自「送王船」演變成為「燒王船」,也由「神船」信仰演變為驅趕「瘟神疫鬼」。

宋龍飛《民俗藝術探源 》(下冊) 有:「仃之洋,婆娑之存--從台灣瘟神的信仰看王船祭」一文,宋龍飛用台北觀點看王船祭,台灣人似乎註該不能有自己的故事。該文的末尾宋龍飛這樣說:「回朔到百年以前,泉州沿海的居民,建造了一艘、一艘的精美奪目的彩船,上面儎了王爺神像及食米用器,在鑼鼓喧天的歡送聲中,將它們流放於海上,它們載浮載沈的,漂向了浩如烟海的仃之洋,不知有多少艘中途遇難而沈沒,又有幾艘零幸運的漂到台灣海岸,而接受人間煙火的祀奉呢?好像台灣海峽根本就沒有那條「黑潮」似的;台灣「王船」信仰的人也簡直是「傻子」,竟然把人家流放過來的「瘟神疫鬼」奉為神明,視為海上保命的「神船」在膜拜?

這種說法的始作俑者當然不是宋龍飛,『台灣府誌』早就如此這般說了。問題在於會寫文章的沒看到真實,看到真實的不會寫文章,或者寫下來了也不會留下來。

我們同意民俗傳說會因地而異,甚至因人而異,也會因時代而改變,但那是指在正常發展之過程中的自然改變,不是根據官府的意向所作的改變。

 

 

 

 

 

RSS  FEED

 

11 20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