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渡與慶讚中元
『台日大辭典』295 頁中欄 9
行:燈篙、普渡或做醮祭神時,為吊掛燈火,高高立起的篙。「豎
(qīa)
燈篙」即在廟埕立起上述的篙;就是說不一定於普渡時才「豎燈篙」,做醮時也有「豎燈篙」。普渡有公普與私普之分,「豎燈篙」是屬於公普的,基隆的老大公廟或學甲慈濟宮可能有「豎燈篙」。 日本「高千惠の夜神樂」祭也立起一高竿,民俗研究者說那是
antenna,以接引天神下降。 台灣的燈篙可視為燈塔,以引導四方八達的好兄弟前來受饗,據說做醮時,要看醮之大小來定篙之高低,立得太高,好兄弟來得太多,餐饗不夠,會招致災厄。
還有一種、一定在普渡時才立的,叫做「豎燈腳」。那是自小普日 (初普日、日子因地而異) 起,家家戶戶,在屋前適當的所在,立一高約一丈、留有棲葉的竹枝,枝上留一短棲枒,掛一普渡燈,燈上覆置一葵笠,以遮風雨,燈下竹枝上紮一供插香的短竹筒。每日、日落點燈到日出後熄燈,至大普日 (通常距離小普日半個月) 大拜拜之後才拆除,普渡燈即收藏為明年再用。所以,大普日又叫做「倒燈腳」,「豎燈腳」屬於私普,「豎燈篙」屬於公普。 從前的農村很安閒,普渡節正值雨季時節,夜晚時常雨聲滴答,燈光搖曳,實在很美,可惜而今不再了! 「豎燈腳」、「倒燈腳」都未見於《台日大辭典》。也許「豎燈腳」、「倒燈腳」為西部平原獨有的祭拜風俗,台北地區可能沒有,因為當年參與編篡該字典的人都是台北地區的人。
片岡巖《台灣風俗誌》第一集第四章台灣人之年中行事記說:各戶掛起寫著「普照陰光」、「慶讚中元」的燈 (普渡燈有四個面,我家的燈寫的是: 慶讚中元、合境平安、普渡眾生、六畜興旺) 。 普渡節源自於佛教之「盂蘭盆節」,和日本的「お盆祭」相同。「盂蘭盆」一語來自梵語 ullambana 的音譯,古時又譯成「烏藍婆拏」或「烏藍婆那」,意為「拯救倒懸」,認為亡靈如倒懸在空中受苦,普渡就是拯救如倒懸在空中受苦的眾生亡靈之意。 台語稱「普渡節」為「拜好兄弟仔」。時下的人常把「普渡節」稱為「鬼節」,稱「七月」為「鬼月」,比起老台灣人視孤魂亡靈為「好兄弟仔」,在觀念上既缺慈悲又沒趣。
《台日大辭典》及《台灣風俗誌》都記有普渡節「放水燈」,現在的基隆還有放水燈,〔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2011
辛卯年雞籠中元祭 31
日
( 關於「放水燈」,片岡巖《台灣風俗誌》有如下記載:放水燈,於各廟信眾舉行公普之前夜進行,為了招待孤魂製作幾萬隻燈籠,提燈遊行,至江邊臨水處將燈籠放於流水,稱之為放水燈。於舉行之前,在爐主之下選三至六七名頭家稱為大柱,分任主會、主醮、主壇、主普、主事、天官首、水官首、地官首等等,由爐主指揮各掌其職,提燈遊行時各人拿著寫有各自職名或寫有「普照陰光」大字的彩燈稱之為「水燈頭」慢慢而行。附帶以大竹桿作成三至十公尺樹葉型架子,吊成百隻紙或玻璃作成的彩燈,由年輕男性舉著遊行。這些彩燈多由數個街坊或庄社聯合,或募集同姓或同業者結合的團體醵資所製成。其他人即各自將繪有山水、花鳥圖樣的彩燈或製成魚鳥形的紗燈戴於頭上或手提彩燈等組團參加遊行。各團體兩側並有幾千百年輕男性拿著火炬隨行,與幾百萬燈火相映,燄燄火光照紅了半邊天。伴隨各團體的樂隊演奏著清亮的太平曲,鑼鼓的音響喧嘩震耳,觀者如堵,極盡熱鬧於一時。遊行後,爐主以下各大柱由和尚引道將所持「水燈頭」放流於水中。 雞籠的放水燈已經變了樣,變得和日本的「燈籠流し (toro-nagasi)」幾乎一樣。日本的民俗學者說「流燈籠」本為超度嬰靈,古時人們生活困苦無力養活太多孩子,常把初出生的嬰兒丟棄水中以減少負擔。但不知古時台灣人有沒有這等事。農業時代台灣是物產最富庶的地區,即令「拾蕃薯」也不難糊口,應不致於殺死初生的嬰兒吧,也許這個原故,台灣的「放水燈」原本是為迎接「好兄弟仔」,不是為超度嬰靈,也不是為驅除瘟疫。 令人不解的雞籠老大公廟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