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名稱由來

。  

Wikipetia關於「台灣」之名的由來說法甚多,但幾乎可以肯定最早是專指今台南市附近,爾後才擴張為全島的名稱。在明代以後的文獻記載中,台灣亦被稱為「雞籠山」、「雞籠」、「北港」、「鯤島」、「東蕃」、「台員」或「大員」等〉。

現有台灣之名由何而來,不少台灣史學者如李筱峰等人認為,應是源自平埔族西拉雅人的發音,不過,其他還存在諸多不同看法。 多年研究「平埔語」的專家楊森富指出,以南部的台南縣市而言,有許多地名都源自平埔西拉雅族語,「台灣」之名就是來自台南安平的「台窩灣社」。

亦有主張指,台灣之名起於明末陳第所著《東番記》中的「大員」;周嬰《遠游篇》的「台員」;和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中的「大灣」(惟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出於荷人據台之後,Teyouan 之稱早已出現) 。台灣由「大員」「台員」「大灣」等,或因語音相同轉譯,或以當地部落稱謂轉化而來。 

連橫台灣通史(開闢篇) 認為「台灣」原意「埋冤」(台語發音),明代漳泉人入台,常因天氣、瘴氣而死,視此為「埋冤」之地,但「埋冤」不吉利,改為台語音近且較文雅的「台灣」云云。

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目前雖仍存在分歧,但在辭書、報刊出版物中,涉及有關台灣名稱來源的有其一定的傾向性。 一般認為漢人來台前,今安平附近為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居住地的台窩灣社 (Teyowan),「台窩灣」為西拉雅族的新港語 ,漢字音譯為「大員 」、「台員」、「台窩灣」,以譯為「台窩灣」為最多,原本是指今安平一帶,後來漸擴大成為台灣全島名稱。 

近來有附會於「台窩灣」、「大灣」、「台灣」諸多「灣」字而聯想到「海」,認為古時今安平與本島之間海線圍成一片潟湖 內海,稱為「台江 」即「台窩灣」,後來擴大成為台灣全島名稱。

中國學者邵秦在《台灣名稱由來考略》一文中,認為台灣閩音稱謂「大員」、「大灣」等,荷蘭人據台前早已存在,荷蘭人沿用稱安平為「大員」因為《東番記》並未記成「大灣」而寫成「大員」,《遠游篇》也寫成「台員」,在字義上不能表示出「海灣」之意。不過邵秦一樣掉入「台窩灣」陷阱,認為「台灣」應由來於古時安平地區原住民台窩灣族以其族名稱其地而來。

大家都說「台窩灣」為平埔族語 (西拉雅新港語),可是迄至目前,未見有人提出可靠證據。根據林謙光台灣紀略(沿革):「先是北線尾日本番來此搭寮經商盜賊出沒其間為沿海之患後紅毛乃荷蘭種由加溜吧來假其地于日本遂奄為己有築平安赤嵌二城」,可見其時今安平一帶只有倭寇出沒其間,並沒有平埔族村社

荷蘭文獻中的 Tayouan、TayovanTayovoanTyovonTeowan、Tayoan、TeyouanTeijoan 或 Tayowan,除了可以讀成近似「台窩灣」,也可以讀成:Tay-ouan、Tay-ovanTay-ovoanTy-ovonTe-owan、Tay-oan、Tey-ouanTeij-oan,亦則近似台語「大員」、「台員」。依文獻出現的先後,「大員」、「台員」先於 Tayowan無疑的 Tayowan 只是「大員」或「台員」的音譯,台窩灣社」云云,實則今人附會於荷蘭文獻所杜撰。就是梅陰浮浪『台灣地名考究應注意之事項』(台灣の地名考究に注意を拂ふべき一二) 所指:因於地名文字或其近音,以之附會於歷史事實所虛構的故事

問題在於「大員」或「台員」它的含義又是什麼?

翁佳音《荷蘭時代台灣史若干待克服的問題》論及〈歷史研究的本土化〉;認為「在可見的最近,荷語的主要檔案與資料,將在國外陸續被譯成中、英文,而在國內出版,因此荷語還是次要的問題。甚至極端認為:不諳荷蘭語的研究者所寫的近代初期史論文,未必比熟悉者還差。所以主張「本土化」的第一個問題,是面對荷、西文獻中,被羅馬字拼音、帶有異國風味的地名、番社名與人名,到底是指台灣何地、何人?這是長久以來被著名研究者視為最重要,並呼籲後繼研究者應該要深入考訂的課題,以便與明、清的官私史料或民間傳說相互銜接起來」。

在討論荷治時代台灣史時一個重要的族群與語言一直受到忽略,那就是十六世紀後半以來,就從對岸南閩地區陸續渡海而來的福建閩南人與「閩南語台語15 世紀半至 16 世紀,倭寇以日本的對馬島、壹岐、平戶島、五島列島,以及中國、朝鮮半島的沿海島嶼、台灣島、海南島為根基地,活躍於朝鮮半島及中國大陸沿岸一帶,最強盛時,甚至遠至東亞各地、和內陸地區。荷蘭人未到台灣之前,台灣是倭寇的活動據點之一,學者研究亦證明,在台灣活動的倭寇,並非都是日本人,而是漳泉一帶與日本方面有貿易的著名海商或海盜。這些倭寇屬於亦商亦盜之類,以搶劫為能事之外,兼營貿易,收購鹿皮、鹿脯等島上特產,售予日本商人。

可想而知此時已有相當多的福建人流連在台,附和於倭寇,從事捕鹿或收購特產的獵人與商人。殆倭寇逐漸式微,荷蘭人來到台灣之後,這些「閩南移民」轉而成為荷蘭商館的獵戶,為商館工作村上直次郎譯注〉《巴達維亞日誌》(第一冊P- 48)雷爾生 (Cornelis Reyrsz) 司令官發給巴達維亞總督報告文書亦曾提及:荷人初來時原住民頗表歡迎,後來因唐人之煽動,逐漸改變態度轉與荷人對敵,蓋因唐人認為荷人搶了他們的鹿皮生意。賀安娟《蘭統治之下的台會語言學》亦喬治•甘迪留斯牧師 (Gorgius Candidius) 1628 年曾記載說現在說到第三個族,所謂漢我們的人迄今未關注任何他們的精神福祉我真的認為,如果我人真的關注到他們身上,恐怕也很收效」;足見其時島上已經有相當人口的閩南人,和原住民同樣受著商館的管理。

令人納悶的,諸多學者在討論荷治時代台灣史時,一直沒把「台語」放在心上。看到各地方官網充滿著令人噴飯的記事就令人扼腕又生氣。翁佳音也說「所以主張「本土化」的第一個問題,是面對荷、西文獻中,被羅馬字拼音、帶有異國風味的地名、番社名與人名,到底是指台灣何地、何人才能夠與明、清的官私史料或民間傳說相互銜接起來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序言:「不管任何國家,或任何地方,只要回溯其名稱起源,皆可無疑問的獲知,都是因於某種意義之下而命名的。只是經過長久時日,據於種種原因或事故,累積多次變遷之後,往往無法窺知當初命名的用意了。以台灣各地方名稱來說,今日單憑文字,幾乎一半以上已經無法得知其中意義,這無非是長年累月經過各種變遷所使然的」、從住民的沿革上看,台灣的地名可分為:()番人所命名者、()西洋人所命名者()漢人所命名者、()日本人所取者就是說凡地名都是因於某種意義之下而命名的,解開原始命名意義,就可以正確追朔到地名的起源。

既有不少著論者認為「大員」或「台員」來自「閩南語台語」發音,衡以 Vacsenboy (北線尾)Saccam (赤崁沙崁)Sinkang (新港) Tavolang (大母崙;今善化) 等地名亦都來自「閩南語台語」發音 殆無疑義。「大員」或「台員」「閩南語台語」發音 Tāi-uân,「員 (uân)」與「閩南語台語」「丸 (uân)」發音相同,為一表現團塊狀物體的名詞及數名詞,例如:大丸(大塊的)、細丸 (小塊的) 及一丸土 (一塊泥土)、二丸石頭 (兩塊石頭)、三丸肉丸 ( 三塊肉丸)「大員」或「台員」就是「大丸」,意為「大塊」或「大塊的」。

其時,自今安平至喜樹為連貫七個沙嶼 (後人稱為一鯤鯓至七鯤鯓) 浮覆在海上。其中以一鯤鯓島(今安平一帶) 為最大,出入其間的閩南人遂以「大丸」加以稱呼,意為「大塊的島」,亦則「大島」之意。

一般認為「大員」後來漸擴大成為台灣全島名稱,我持保留態度。台灣於十七世紀的西方航海圖曾經被稱為 Packang,一向被誤譯為「北港」。 Packang為一荷語,意為「整個的」,在此表示為「本島」。西方航海者視「台灣」與其周邊小島為一「諸島」,「台灣」為「諸島」中的「本島」。本島當然為最大「丸」的島,所以也叫做「大員」。

大丸」、「大員」、「台員」,後來採中國官音雅字寫成「臺灣」,依漢字的台語讀音,應該讀成 Dâi-Uan 實際卻要讀成 Dāi-Uân 才正確。連雅堂「埋冤」就是附會於官音創造出來的。

是,一般認為平埔族使用南島語,在那平埔族為主要的時地,何以出現「閩南語╱台語」地名?這是另一個課題。

根據村上直次郎譯《巴達維亞日誌》(第一冊P- 48)162412月,雷爾生(Cornelis Reyrsz)司令官發給巴達維亞總督報告文書,關於 Formosa 之語言有如下之記載:「相當健談,其所使用語言,食謂:mackan,豚謂:baboya,火謂:api,其他多使用一些馬來語,又使用相當多的Chinese (按:指 Fuken 語,即閩南語)為一種不統一的混合語言」。

較早的陳第《東番記漳、泉之惠民、充龍、烈嶼諸澳,往往譯其語」這樣的記述。

1998 5 月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舉辦『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上,美國耶魯大學Tonio Andrade 教授面對有人質問荷蘭人不遠千里來到台灣,使用何種語言與平埔族人溝通的問題,亦指說是透過翻譯使用 Fuken 語來與 Formosa 人溝通等,可供參考。

 

 

 

 

 

RSS  FEED

 

7 20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TOP